新高考选科赋分制新高考选科

天天日记 高考 91

新高考选科赋分制新高考选科

新高考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,给学生提供了12种、20种甚至更多的选择机会,却可以报考同一大学的同一专业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新高考选科赋分制的相关内容,供大家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

新高考选科赋分制新高考选科 第1张

新高考选科赋分制

高考等级赋分的规矩是依照你选考此科目在全省的排名,依照排名肯定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。等级赋分是把所有考生的成绩进行排名,根据制定好的赋分标准,给每一级别的考生对于的分数。赋分制并不是单纯地对卷面成绩进行赋分,而是结合卷面成绩和单科成绩排名进行赋分。

新高考的模式之下,高考的计算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,分数在计算的过程当中,并不单纯以卷面分来进行计算,而是使用了“赋分制”。在除去语数英以及固定科目之外的三到两门副科进行卷面分的折算。

其实综合性来看,新高考模式的赋分制还是相对较为公平的。它可以起到一种促进的作用,对学生之后的高考成绩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,使得学生之间的分数有了更直观的展示。

赋分制在计算的过程当中,它本身就是一个分数的转化问题,在基于固定的公式表格之后,将考试的成绩做出了一些改变。大家可以与之前的训练分来进行比较,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赋分规则,成绩也是会有高低之差。

如果自己想要分数排名靠前的情况之下,还需要看自己的赋分结果。比如地理和化学,同样是100分的情况之下,如果其中一人的地理卷面分得到了90分,而化学卷面分得到了86分,那么从实际数字来看,地理比化学高出了四分。

但是再套入赋分制之后,地理的90分和化学的86分分别排列在15%和4%的位置成绩,这样再换算之后,化学将会拿到百分的分数值。

有的地方赋分制会将百分之几的学生成绩直接换算出一个数字,这样的换算制度在换算之后,如果自己考试零分,那么也是可以有一部分成绩,在总成绩方面也会提高一些。

为什么有赋分制“赋分制”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新高考出现了“不分文理”的特点,学生能够选择的组合很多,但每一科的难度大不相同,采用赋分制,可以提升高考的公平性。

其中语文、数学、英语属于必考科目,不在赋分的范围之内,而物理和历史则采用的是二选一,剩下的四门科目中,同学们将进行“四选二”,因此在高考中,学生选择的4门科目中,进行赋分。

新高考怎么选科

(1)物化生

专业覆盖率:96.22%

科目关联度:该组合为传统的纯理科组合,科目之间的学习关联度较高,一般理科特别强的考生会做此选择。

学科学习难度:物理、化学都属于理科类比较难的科目,生物的学习难度虽然低于这两者,但是同样也需要考生具有超高的记忆力和理解力,这种组合的学习难度较大。

竞争压力:选择该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多,而且多为优等生,竞争压力较大,如果成绩一般的考生选择这个组合,很明显会处于竞争的劣势。

(2)物化政

专业覆盖率:96.58%

科目关联度:物理和化学都属于理科类学科,政治注重知识记忆和理解,三个学科之间的关联度不高,学科领域跨度较大。

学科学习难度:物理和化学都属于理工类科目,物理的学习难度较高,知识之间的联系紧密,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;

化学的学习难度在物理和生物之间,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,要求考生具有较高记忆能力还能够充分理解;

政治属于文科学科,偏记忆性的知识较多,但是又比较贴合生活和时政热点,所以政治想要得高分还是比较难的。

竞争压力:这种组合专业选择面广,专业覆盖率高,同时政治科目的加入也为未来发展提供帮助,有利于考生考研和公务员。这种组合选择人数较多,有一定的竞争压力。

新高考3+1+2模式怎么选科好

在考虑选科时,首要的是考虑自己的兴趣。新高考相比于之前的选科模式,在选择科目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性,因此可以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以后再进行选科。

如果仅仅是对一门学科感兴趣,但是自己并不擅长这门科目,在多次的考试中这门科目并不能成为自己的优势反而是自己的短板,那么在选科的时候这门科目应该慎重考虑。可以考虑尽量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,这样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总体成绩。

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同,部分高中无法重点建设所有学科组合;有些学科组合报考人数较多,想拿高分不容易。学生需在符合自己专业方向的前提下,选择本校重点建设或能发挥自身优势的科目组合。

新高考等级划分标准赋分标准

赋分制就是将选考科目的考试成绩,按照从高到低分为A、B、C、D、E共5个等级,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A等级15%、B等级35%、C等级35%、D等级13%和E等级2%,对应赋分区间分别为:A等级86—100分;B等级71—85分;C等级56—70分;D等级41—55分;E等级30—40分,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选考科目组合的人数。

新高考等级赋分标准是什么统考科目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,不分文理。选择性考试科目: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6门。考生首先在物理、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,再从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。

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。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。

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原始分计入总分,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。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,其中物理、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,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。

新高考政策详细解读

“3+1+2”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(汉语)、数学、外语(含笔试和听力)3门科目,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。其中,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、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6门科目,考生首先在历史、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,然后在化学、生物学、思想政治、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。

“3+1+2”模式,其中,语数外为“3”,采用全国卷,考试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,其中外语包括英语和其他一些语种,不分文理科,特别是数学,采用同一张试卷,和以往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不一样,每科目150分。要科学规划选择性考试。首选“1”物理或历史就是选择人生方向。学生可以选择物理,也可以选择历史,这两科都是100分,考试成绩以原始分纳入高考成绩。化学、生物、政治和地理四门选考科目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需要选择“2”门进行考试,“2”门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,选择性考试每科分数都是100分。

赋分制的优点

缩小科目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别

比如我选物理,却只考了70分,另一位同学选历史考了90分。如果就将原始分数记录较终高考成绩,那么这个70分和90分的可比性到底有多大呢?

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,由于物理比较难,我的物理分数是考试的较,而由于历史这次出题比较简单,90分可能只是全体历史考生的中间成绩。如果就将原始分数记录高考总分,显然是有失公允的。

利用赋分制之后,就不注重学生的原始分数到底多少,而是利用学生在所考科目里的名次进行赋分,不管考多少分,你得相对名次是展现你真正的实力的,这相对就比较公平了。

缩短由考试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别

不仅是不同科目之间分数不好比较,即便是同一科目两次考试之间的成绩也不能单纯的比较高低,因为两次考试的难度不同。

这很好理解,比如同一个班级里面,一个学生的某科考试,这次考了70分,下次考了90分,家长就认为成绩进步了,其实并不是这样。第一次可能题目比较难,70分就是全班第一了,第二次题目比较简单,90分可能只是中间成绩。所以不同场次的考试由于难度的不同,也很难直接比较原始分数。而进行赋分制后,是由每次在班里的名次进行比较,这相对来说就合理很多。

赋分制的缺点

没有考虑不同选科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别

举个例子,选物理的有50位同学,这50位都是学霸。选生物的也有50位同学,但这50位同学成绩都只是中等或靠后。那么,选物理的较后一名同学的能力也比选生物同学的能力要强。但是赋分制之后,选物理的较后一名同学的成绩是40分,选生物的的同学成绩是100分,这显然不公平。

没有考虑选科人数对赋分制的影响

如果某一科目的选科人数比较少,那么这一门学科的学生在赋分上就会比较吃亏。

举个例子,由于物理是高中阶段公认的难学科目,所以在新高考下选物理的学生明显减少。假设选考物理的就十人(例子有点极端,为了好解释),那么第十名同学哪怕考了90分,较终也只被赋为40分。这显然也有失公允。

其实,新高考下选物理的同学越来越少,不仅仅是因为物理难度大,上述两个原因也是导致这个结果的因素之一。